A.3, A.4, 18世紀的香草莢產業;19世紀香草莢產業的大革命


3. 18世紀的香草產業
香草蘭原產於墨西哥灣東南部海岸,生長環境位於海平面至海拔700公尺之間的潮濕森林中,此處年均溫約為攝氏24度,年雨量約為1,200-1,300mm,相對溼度平均約為80%,每年3-6月為明顯的乾季,冬季較明顯的風勢和低溫是刺激香草蘭開花的要素。




香草蘭要結成果實,除上述重要地理氣候因素之外,還需要當地一種特有的蜂 Melipona bee才能進行授粉,才能結成果實。





過去幾世紀以來,墨西哥東南部一帶一直都是全世界出產香草最重要的地區,亦可以說是掌握了全世界香草的產業。

因此,墨西哥是香草莢產業的啟蒙地,亦是18世紀及之前全世界香草產地的中心。


<< 回到首頁 >>



4. 19世紀香草莢產業的大革命
自古以來由於氣候及地理環境因素,香草莢的產業皆握在墨西哥的手裡。

1820年代法國人將香草蘭由墨西哥移植到法屬Réunion種植,雖然香草蘭的籐長得很好,也會開花,但由於沒有適合讓其受粉的昆蟲,因此一直無法結成果實。

1836年,由比利時生物學家 Charles Morren發展了香草莢人工授粉的方法,此法雖可人工授粉,但缺需要很多的實驗室器材並且需要費時很久,ㄧ直無法商業生產。



1841年,Réunion島的一個農人Edmond Albius(資料上顯示是奴隸,但我尊稱他為農人)發展出了如曠世傑作般簡單快速有效的人工授粉方法,Edmond Albius用小樹枝和草葉以及雙手就能完成,大至上是用小樹枝把香草蘭的花稍微剝開,用草葉的尖端去沾取香草蘭花雄蕊的花粉,再將這些花粉放到雌蕊根部的位置。



雖然聽起來很簡單,但確實很實用有效,Edmond Albius發明人工授粉的方法,一舉讓Réunion島成為當時全世界香草莢產量最大的產地。





Réunion島位於馬達加斯加島東方約900公里的海面上,由於地緣關係,此技術迅速傳至馬達加斯加,經過大規模的開發經營,馬達加斯加自1870年後就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香草莢產地至今。



19世紀1830-1840年代是香草莢產業的大革命,由於發明人工授粉的技術,始得香草莢的產量大增數十倍,產品得以普及,也與近代歐洲精緻甜點的發展密不可分。而香草莢的產地,也不再限於墨西哥的自然環境條件了。


<< 繼續閱讀 >>

<< 回到首頁 >>

<<活動代碼:APRI>>